第(2/3)页 W计划在实行三年后便取得成效。凭借DRAM这一存储半导体,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大容量的1 Mb。 设计该半导体的是时属半导体团队的齐藤升三。35岁的技术人员研制的1M DRAM,是东芝第一个超越世界水准的半导体。 DRAM是电脑等设备必不可少的存储半导体。通过键盘输入的信息均由DRAM储存。 DRAM的容量越大,电脑的同时处理数就越大。1M DRAM的容量为其他半导体4倍,超越鹰酱成为世界领先技术。 当时东芝被认为是二三流企业,但是他们却成功制造了1M容量的DRAM。 到了八十年代,受益于霓虹汽车产业和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的快速发展,DRAM需求剧增。 霓虹在半导体产业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欧美先进国家的弯道超车。即使没有了后发优势,依然打得欧美大厂溃不成军。 这种情况是鹰酱所不愿见到的,便有了这份堪称紧箍咒的《美日半导体条约》。 这还不够,据说刚过完年,霓虹首相就被喊去耳提面命了一番。外界都不知道具体谈了些什么,但加藤荣治却是心里有数的。 无非就是要霓虹政府更加卖力地去扩大内需,你政府也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做大量投资,还要给你们的老百姓减税。 这些消息霓虹政府肯定是不会公布的,因为老百姓要是知道了这些要求,肯定会有种“这是亲爹啊~~~~”的错觉。 可鹰酱爸爸这么做当然不是冲给霓虹老百姓发福利这方面去的,关键还是她们自家的贸易逆差。 一边靠着《美日半导体条约》玩强买强卖,一边让霓虹扩大内需,就这样还好意思天天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鹰酱干的无耻事情,真的是从几十年前就没有变过。 不过,大概是终于缴足了投名状,鹰家财长终于跟霓虹的大藏相一起对外喊话。当然不仅仅只是嘴皮子功夫,双方在外汇市场上也真正开始有了实质行动。 日元终于开始走低,到2月份已经来到了1美元兑160日元的关口,将之前的失地尽数收复了。 这个情况证明了之前大家说要强制干涉汇率,至少其中有一方是没使劲的,甚至两边都在搞小动作都是很可能的。 看到日元的升值终于露出了疲态,整个霓虹政府及制造业都松了口气。 虽然现在的汇率依旧很高,但是只要能够保持住这个水平,大家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人真的是很情绪化的生物,明明一年以前所有人都还觉得汇率降到1:200都是勉强接受的事情。可在市场一股脑给你抬到1:140甚至1:130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心理防线便开始崩溃了。 这时候就开始连1:160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位置了。 很多原本不炒股的人大概听说了“现在是大牛市”,就以为这时候的股市进场就是抢钱的。 可赚到钱的人多了,并不代表就没人亏钱了。甚至不少人亏得比熊市时都要厉害。 你觉得大家都在赚钱,只是因为赚了钱的人在宣扬这个,亦或者是亏钱了但死要面子的人,打肿脸充胖子地说自己赚了很多钱。 这个道理在《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至于为什么大牛市还有不少人亏钱,道理则是跟上面说的差不多。比如说,一个人觉得东芝的股票能涨到2000日元每股,现价1800日元买进。 结果刚买就在短时间内跌破了1400日元,甚至朝1300的大关挺进。那个人一看跌到1300要亏死,就割肉离场。 后来东芝又涨到了1500日元每股,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这人便又进场。后来东芝果然接着涨,破了1700日元的关口,这个人便开始感慨果然是大牛市,自己真是股神了。 可实际上呢?这人原本可是寄望于涨到2000日元的,结果现在“跌”到1700日元便满足了。这价位甚至比他最早进场时的1800日元都要低了,他依然很满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