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一来又不是聋子或者低情商,你这个大老板把话都说到“不有个大舞台给我发泄下,我心里就不痛快(゚Д゚*)ノ”这样的程度,再拦着岂不是把自己送给老板你当出气筒? 二来嘛……大家多少也能从加藤荣治的话里,感觉到一种办“武林大会”式的氛围,而且古今中外,诸侯列强的几次大型会盟,不都是那种目的嘛? 霓虹人不管男女老幼,多多少少都带着点中二气息。一想到自己趁此机会,就能更进一步地显示自家业界老大的地位,心里说不火热躁动,那肯定是骗人的。 加藤荣治和云游殿这边准备大展一番拳脚,就跟这时候大多数的平头百姓一样,过得都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但是霓虹的高层那边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自从去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降至1美元兑200日元后,霓虹这边在政府层面上就停止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G5成员的其他四国也是如此,至少台面上大家都收手了。 不过因为有了《广场协议》堪称历史性的光明正大公告,以及之前炒日元赚了一大笔的机构宣传,日元的升值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甚至连降息0.5%都没什么大起色。 截至今年的1月份,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是184日元兑1美元。不仅早早地跌破200日元大关,汇率升值也超过了原本最高预计的20%。 所以急红眼了的霓虹政府从开年以来,不仅停止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甚至还反向操作,开始通过“买入美元”来对日元进行降温。 在霓虹政府这样的大手笔干预之下,日元的汇率却只是稍稍走低了一小下,就又继续高调上扬。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大藏省这回使的力气不够足。只能说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太大,让他们在心急火燎地跑去后门搬桌子椅子堵门的时候,却忘了自家的正门刚把大门给卸了。 早在《广场协议》签署前,甚至早于那份《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霓虹就已经在鹰酱和本土几家大财团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了金融自由化进程。 在《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签订后,股市、汇市、银行等金融领域,就基本实现了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加藤荣治之前先赚15亿,再赚140亿美金的时候,也是多亏了金融自由化这一点,才能把数目庞大的资金陆续分散转移到海外账户上。 虽然因为泡沫时代的关系,日经指数在86年12月到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走势才让人惊呼牛顿不存在于霓虹股市。 但实际情况是在此之前,霓虹的日经指数就已经迎来了长达两、三年的牛市行情。只不过后来走出了“疯牛”行情,才没什么人注意之前的这波“小牛市”。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到来,霓虹成了众多国际资本投资的重点目标。 所以此时的霓虹政府虽然买了美元抛了日元,但是他们抛出去的日元,在华尔街等国际市场上兜兜转转了一圈后,基本上就又会回到霓虹本土。 因为金融完全自由化,海外的投资客消化了这笔日元后,就又拿着它到霓虹国内搞投资了。 而此时还处于慢牛状态的股市,变成了国际投资者的首选投资目标。 结果就成了这边厢的霓虹政府费尽心思,花了近两万亿日元的资金跑去给日元降温。那边厢的这笔钱在外头转了一圈就又自己跑回来了。 更让人发愁的是这笔日元买回来的美元正在持续贬值,多放在手里一天,这笔钱的购买力就下降一天。 那边加藤荣治最近老是各种的折腾,就多少也有受到一部分这类心理的影响。 最要命的还是这回来的日元并没有被投入到实体行业中,反而进一步把霓虹的股市推向了高峰。 跟风跑去开户、炒股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加藤荣治都已经能看到“泡沫经济”的影子了。 霓虹政府见一招不行,只能再来一招甚至两招双管齐下。 通产省那里再一次调查了全国范围内的工商业出口情况后,发现暂时影响的出口贸易额还算可控,和之前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