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某些零部件种花家那里就还不能本地化,越是技术难度高的产品,越是如此。 如果从霓虹千里迢迢把零部件运过去,不说高昂的运费,很多“金贵”器件在途中的损坏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所以,那些霓虹大企业在考虑往海外转移产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还不是种花家,而是东南亚! 霓虹各大企业在东南亚此时已经深耕了二十多年。而且未来至少十年时间,还将继续深化这一战略。 他们从五、六十年代就将东南亚作为原材料产地,到七十年代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霓虹开始将其技术上已过时的工业向东南亚转移。 1971年以来霓虹工资增长,日元升值,这促使霓虹企业将经工业生产如纺织业和电器的生产也迁移到东盟四国。到1973年底,泰国最大的28家纺织厂不是霓虹和泰国的合资企业,便是霓虹的独资企业。 1973年以来,由于油价直线上升和环保问题加剧,霓虹工业界便把炼铝业以及诸如化肥这样的化工生产转移到了该地区。 同样在70年代初,因该地区关税壁垒日盛,霓虹的汽车制造厂家便在东盟四国兴建组装工厂,这就是成套设备组装厂,是百分之百用霓虹的零件组装霓虹汽车。 此类轿车几乎是以“散装”进口,然后组装而成。依仗这一战略霓虹人成功地将此前在东南亚占统治地位的鹰酱和欧洲车型排挤了出去,只留下了一些德意志的豪华车型。 随着眼下日元又一轮的升值狂潮,东南亚按雁群模式来进行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也终于开始了。 霓虹的加工工业即将开始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掀起一个真正的投资浪潮。 霓虹届时将会采用一切手段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流程转移了出去,1990年和1991年泰国的总投资中40%以上是霓虹子公司对新建工厂的投资; 1993年马来西亚的松下公司一家就占据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1994年加工工业的全部职工中就有7%是在霓虹的公司中供职。 1994年霓虹加工工业全部对外投资的36%投在了亚洲的九个国家和地区之中: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东盟四国以及1992年来成为另一投资重点的种花家。 加藤荣治对于东南亚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不光是那里未来会爆发一场比泡沫经济更加凶猛的金融危机,也是因为他打心底更加认同自己是个“灵魂种花人”。 他从来都没有为霓虹这几十年的经济繁荣感到过自豪,但他始终为种花家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而自豪不已。 别说东南亚以后还有97金融风暴那么大一个坑,就算没有他也肯定是先选择投资自己灵魂上的老家啊。 之前因为觉得投资种花家需要从长计议,现在看来压根不用想太多。反正这种成本的降低本来就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我今天投资,明天成本就降了的。 那还是赶紧先去种花家那边投资落子再说更多的后话。反正这又不是下围棋,需要你从开局就筹划出一个大致的脉络格局来。 前世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小霸王学习机和那些盗版卡带,已经证明了家用游戏机这一套技术工艺,对于心灵手巧的种花人压根没制造难度。 虽然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要是现在不迈开脚丫子行动起来,那以后还有的渴。加藤荣治很快就让江口典雄带领几个比较了解眼下种花家情况的人,组团先去考察一番。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主要就是要让江口典雄他们端正好态度。这方面有自己平时的以身作则和耳提面命,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自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在下属面前表达出对种花家的好感,有江口典雄这样的人精带队,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什么丑闻。 就在加藤荣治未雨绸缪还有备战首个北美圣诞商战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12月。 加藤荣治总觉得这一年自己好像明明一直在忙,却有种时光匆匆的感觉。大概是比印钞机还要快的赚钱速度给人带来了太多欢乐的关系吧~~~ 他很欢乐,不少家庭主妇也感觉很欢乐。 因为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太太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诸如香水啦,包包啊这些“日常用品”,突然变便宜了不少! 尤其是鹰家货,价格几乎只有去年原价的七、八成左右。就这还是不打折的情况,商场要是做活动,再打个八折,那价格就只有过去的六成左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