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加藤荣治在协议出台的当天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研究过了,内容基本上与另一个时空的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在把美元汇率降下去这件事上,都只是提到了,但具体商量好的降多少,公报本身却是只字不提。 因为只有故意模糊公报里美元汇率下调的区间,才会让大家觉得有利可图。吸引投机客站到己方阵营,而不是跟他们对着干。 目前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少说都有成百上千亿美元。 面对全球每天24小时紧盯着屏幕的成百上千的交易员,G5成员国的央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们当然需要更多的投机客站到他们身边,共同把美元抛出。 如果《广场协议》是在九月份签署,那时候汇率已经跑到1美元兑250日元以上了。继续押注美元升值的肯定有,但力量绝对没有一、二月份时那么强,属于强弩之末的阶段。 尤其是那些来自鹰酱本土的投机客,美元汇率在1美元兑260日元以上还继续升值,对他们不说弊大于利吧,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肯定是会接踵而来的。 这时投机客们看到G5成员是在玩真的,考虑到坚持下去的利益已经不大,那选择调转枪头再血赚一波,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但现在汇率才1美元兑230日元,这时候就调转枪头,那损失肯定不小。 目前大家应该也已经在这一个月的试探中了解了彼此根底,接下来先让美元升值一定程度,大家再一起抛售美元,显然是双赢的选择。 而且这样的操作,还能割一波那些抄作业把名字都抄上去了的人的韭菜。以为《广场协议》一出,接下来美元就会立马开始贬值的人,同样大有人在。 附带一提,黑泽隆也不算在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中。因为据他所说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玩外汇了。现在签了《广场协议》,他只是觉得机会更多也更大了而已。 但是没有金融知识,却被《广场协议》传出的讯号引诱,盲目进场的那些人,即使在加藤荣治的前世,也不是说就都笑到了最后。 在今生这种波诡云谲的局面里,恐怕更是凶多吉少。 毕竟杠杆交易被开发出来后,外汇市场里的风险就成倍上升了。 所谓的“杠杆”玩法,是前几年被伦敦市场开发出来的。 在之后的几年内,这种以极少的资金撬动大额交易的方式,很快就在全球市场流行起来。 发展到现在,外汇市场普遍都在进行杠杆操作,并且杠杆倍率最低都在20到50倍以上,超百倍都很常见。 所谓的外汇交易,又叫外汇保证金交易。 它是指通过与投资银行签约,开立信托投资帐户,存入一笔资金作为担保用的保证金。 然后由银行或经纪投行设定信用操作额度,以极少的保证金进行大额的外汇交易,即杠杆效应。 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可在额度内自由买卖同等价值的即期外汇,操作所造成之损益,自动从上述投资账户内扣除或存入。 比方说,保证金的融资比例为100倍,即最低的保证金要求是1%。这也就是100倍杠杆。 那么投资者只要有100美元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高达1万美元的交易,这就充分利用了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 比如说现在日元对美元升值,我用1万美元保证金加100倍的杠杆,那么我就可以买入合同价值为100万美元的日元。 当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涨1个百分点时,那么我这个投资者就能够获利1万美元,实际的收益率达到了100%,也就是本金翻倍。 但是如果日元下跌了1个百分点,那么我就会血本无归。因为我的保证金只有1万美元,只能经受住那张100万美元合同的1%亏损。 如果我这个投资者不赶紧增加保证金,当日元下跌了1%的时候,外汇市场的工作人员就会给我强制平仓。 而且除了资金放大之外,外汇保证金投资另一项最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双向操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