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皇子的提议被驳回了,圣上直接下圣旨,让流云县重新建城。此外,关于泥沙之类的问题,圣旨中提到让流云县进行大面积种植红薯。” “红薯?” “对!高产的红薯是咱李家坳的人透过许崇光送到京城的,在圣上的眼里,红薯出自流云县。我记得媛娘你当初写信与我说,许崇光上报朝廷时,有详细写红薯怎么耕种之类的。想来圣上也想知道所谓的不挑土壤,是怎么个不挑法。如今被洪水冲过的地,种水稻指定不行,种其他的,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唯有种不太挑土质的红薯。” “我听到消息,圣上的圣旨中,提到国库如今艰难,不能给拨款修建城池。流云县想要建城,朝廷可以免十年税。让老百姓都去种红薯,等收获后,便用红薯抵税。到时朝廷可以帮忙将其作为种子卖到别的城池去。所得银子,用来修建城池!” 李媛:“……” 皇上的算盘怎么打得这么响? 重新修城,得花多少银子才能? 国库不出一文钱,只给县衙免税十年,让老百姓种红薯解决,也真是够可以的! 就许崇光那性子,怕是要呕死吧? 这么想着,李媛就问:“谢哥,流丰县我记得人口比咱流云县多,怎么就剩下不足五万人了?还有,难道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县令上任?” “如今的流丰县可是个棘手的地方,没人愿意到那去。之所以只剩下不足五万人,一是去年雪灾,死了一些,今年三月那会儿的劳役,又死了一些人。二是干旱,家里稍微殷实点的,都敏锐的感觉到情况不对,加上当地父母官只认钱不认人,就率先往衙门里塞了点钱,弄了路引走了。” “剩下的那些人,据说洪涝灾害之前的冰雹,砸死了许多在外做活的人。最后因父母官的不管事,有些地方出了瘟疫,也死了一些。然后剩下的,就不足五万了。” 李媛听到瘟疫,眉心一跳。 她想到之前他们李家坳人在流丰县境内时,也出了状况。 后来是王灿的灵泉水给治愈了。 难道除了那些外,还有别的地方人,也得了瘟疫? 那后面是怎么解决的?不会是真的像王灿说的那样,把人关到一起,烧死吧? 谢砚之见她皱眉,伸手将其抚平。 “我只是告诉你一下那边的具体情况,没让你跟着担忧。再说媛娘你担忧也没用,那些可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走吧,咱出去!” 李媛一想也是,自己一个小妇人,连家里都没管好,哪能管得了别的? 谢家自打前天开始,家里不管男女老幼,每天都会早起一起帮忙收菜。 等忙到一半后,采薇会回去做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