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明日是第二场张榜,谢砚之没给李钧和李铮压力,只是在问了两人第一场都写了什么后,便说道:“之前我与你们仔细说过四书五经,不出意外,这一场你们应当都是榜上有名。而第一场,其实算是考入门学问,录取的名额最多,只要字迹工整,答题不太离谱,都能过。钧子名次那么靠后,与你的字,也有一定关系。” 李钧也清楚,自己那么多年没读书,更别说提笔写字。 而读书人的字迹,都是靠长年累月练出来的。 说实话,第一场能过,他心里是大大松口气。 而第二场,反倒是人人都看重,觉得有些难的,释义四书五经的长篇内容,对他来说,要简单许多。 除了谢砚之这几个月来,与他们掰碎了讲解外,还有那些释义的书籍。 因此,考这一场,他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此时听到谢砚之说,不出意外,会榜上有名时,他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谢砚之将李铮和李钧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接着说:“就我所知,这次科考因为去年雪灾的问题,除了咱们流云县外,其他县参考人员不多。因此在批改上,学官和各县学的教谕们会相对放松一些。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个,是不想让你们心里有太多的负担,但也不可因此松懈。只要你们能过县试,我就有把握让你们都考上秀才。” 李钧想到之前白师爷说的话,就问谢砚之:“姐夫,之前予元兄说,今年咱们县可以录取六十六名?” “嗯,今日我回来去了趟衙门,因许大人忙,我特意去见的白师爷。他说今年抽到咱们县阅卷的县学教谕们,是临丰县的。” “临丰县的宋大人虽然不如何,但县学办的不错,在咱们鑫阳府都颇有名望,相对的,教谕们也会严格一些。这县试若是在往年,我都不敢保证,你们一定能过。但现在情况特殊,加上名额又多了,所以我都想忍不住感叹一句,你们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李钧忍不住笑着调侃道:“运气肯定要好,毕竟县城里的好运面摊,可是咱们家的。我们天天吃,能不多沾点好运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