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凌氏顺着她的话,也看向王老太:“娘,我也赞同三弟妹的话。现在家里的事也不是特别多,我完全顾得过来。 有她在城里给媛娘搭把手,我们也放心。加上如果真的烧出炭卖了钱,那我们也会分媛娘两成银子的,不白占她便宜。” 王老太知道这妯娌俩有自己的想法,听到这话,心里不大痛快,但什么都没说。 李媛听到她大伯娘说分她两成,再想到回头谢砚之那会替钧子代持三成,也没说话。 她知道她奶最终会同意的,一是她身边有三婶陪着,名声这块的顾虑要少一些。 二是老宅那边也要攒钱,她三堂弟李铮和侄儿李庆伟还在读书。 读书人最是费钱,老宅还想能再供一个有功名的人出来。 不说免粮免役,便是真的犯了法,在革除功名之前,也不可以用刑。 李媛不知道别的地方徭役如何,但在流云县除了正卒、戍边这两种徭役之外,还有个叫更卒的本县无偿劳役。 这个更卒,在流云县是两年一次,基本上是修官道,修河道,造桥,修城墙这种。 每次为期一到两个月,每去一次,服劳役的人都得脱一层皮。 原主记忆中,家家户户,只要有年纪大于十五,且不止一个男丁的,都得出一个人。 而刘家,向来都是拿钱堵吏胥的嘴,每次要给一两银子。 李家老宅这边的情况,她不知道,但约莫是出人去服劳役的。 她想,这或许是乡下人不爱分家的原因,需要服役时,只要出一个人即可。 倘若大房和三房分了,那么就得去两人。 果不其然,等多会儿功夫,就听王老太松口。 “我知道你们的小心思,但这也是因为媛娘自己同意。今天她要是不愿,我是绝对不可能答应。 不过做人得感恩,不管能不能烧出炭来,老三家的,你都得在县城帮媛娘忙到年底,且不得拿她一文钱。” 马氏连连点头:“好,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帮忙干活,且也不收媛娘钱!” 王老太听了,心里稍稍舒服了点,这才看向凌氏。 “老大家的,到年底,你得给媛娘和两个孩子置办一身新衣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