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媛也曾在小说中,看到过这个忌讳,闻言点头:“好。奶,你陪我去检查成不?” 这个时候的碗基本上都是瓷碗,可不兴什么木碗来,铁碗去的,尤其是在做生意的档口。 瓷碗一个要最低三文,李媛买的多,故而五个碗,能给她便宜一文钱。 就这样,她买的时候,还是花了二百多文。 王老太知道她今天事多,干脆冲她挥手。 “路上来的时候,不是说要找人在摊位灶前砌个什么炉子,然后又要买坛子,还得去肉摊那边一趟?这个我来检查,你只管去忙!” 李媛和王灿等人是在家里吃过中午饭过来的,就一个下午的时间,要忙的事情确实多。 这会儿听她奶的话,就点头应了下来。 一旁静不下心来写书,又无所事事的谢砚之,见状忙出声:“媛娘,我与你一道去。” 李媛一想自己稍后还要拜托他领自己去拜码头,便欣然同意。 所谓拜码头,便是去拜访拜访这个地界的前辈和领头人,客客气气的混个面熟,日后办事也方便些。 待两人出了谢家大门,谢砚之仿若无意道:“媛娘,你打算往后每日几时开张?这边城门开关不定时,是根据天气来定。 不过现下已是初冬,天亮得晚,开城门时间在卯时中。城里做早食的,一般寅时末就出来了。 等到冬月和腊月,开城门的时间会更晚一些,比现在迟两刻钟。” 李媛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有两个孩子,她不可能每天孩子睡醒之前就去摆摊,等晚上孩子睡下了才回来。 此时听谢砚之提起,她索性道:“谢大哥,我是做全天的生意,不指望一个早食。眼下青莎和采薇都还小,我想尽量多陪她们一些。你可知道,城里人是几时出来用早食的人最多?” 谢砚之说这话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了知道李媛几时开张。 这会儿听她这么问,先是顺着话道:“入冬以后,城里需要雇人做活的少,几乎都是城里百姓在外吃。因此吃早食的人相对要少一点,且大部分都是天亮以后。” 眼看李媛点头,他又接着说:“媛娘你既然想多陪孩子,我的建议,你卯时一刻出门便可。 李家坳不如水云村离城里近,但有牛车的话,会快上不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