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那女子听罢慌忙朝着赵煜连连拜去道。 忽然一个老者站出来,颤巍巍得冲着赵煜道:“大人,你万万不可听这女子妖言啊,今日天降大旱乃是龙神之怒也,要想平息龙神大人的愤怒就必须献上童男童女。否则龙神就此离去,永不再降临甘霖,我等良田将彻底枯死啊,大人。” 赵煜强忍怒意道:“老人家,这世间哪有什么龙神,此乃天灾**,并非什么龙神之怒。” 听到赵煜的劝说,那老者并未醒悟,反倒是另外一位老人站出来解说道:“大人,你并非本土人士实在是有所不知啊。此乃在冀州是千古不变的传说,从古至今时常有人因为触怒龙神,导致龙神发威,不降甘霖惩罚众人。只有献上童男童女平息龙神大人之怒,方才有一丝专机。” “你们害怕那虚无缥缈的龙神,就不怕我吗?”赵煜说完用着冰冷的眼神扫了一眼众人,随即道:“今日我为冀州之牧,你们就是我的子民,这一切都应该听我的。我管它什么龙神不龙神的,若是你们敢违背我的意思,休怪我剑下无情,我现在就送你们去见龙神。”赵煜说完摸了摸腰间的佩剑,只此举动瞬间便吓住了众人。 今次赵煜这一声喝住了那些迷信的人,其实赵煜也看得出,迷信者多数为老人。而后有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在灾难来临时不知所措,此事突然有一些老人编造一些谣言传说故事出来。随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引得众人相信。一旦等谣言四起时,这时候想要有人站出来解说那是难上加难。 喝住村中百姓那无知的举动后,赵煜便不在理会众人,策马奔走观看村中四周情形。不一会,便将这小村庄的四周转了一圈,重新返回来问着村中百姓道:“这村中平日饮水来源何处?” 一老者回复道:“回大人,平日村中百姓饮水皆是从村中一处水井中打水饮用,那井水之水来源于这山头之中的溪流中。近几****等不知为何惹怒了龙……神,故而天降大旱,溪流干枯,井水不泽。” “村中百姓思维封闭,教育意识不够,没有提起自我保护的意识,在问题出现时,只依赖迷信作为心里安慰的依据,却找不出补救的办法。”赵煜不理会那老者的废话言语,只是自言自语说道,随即再次询问道:“一般百姓们居住的地方都是临近水源和农田,这附近可有距离你们最近的其他村庄,有没有想过去他们那里借水饮用。” 村中一青年回道:“回大人,距离本村最近的一座村庄也有五十余里,如此担水实在不易。” 距离如此远,确实不易,回想着旱灾之情,百姓难以用水。换做是在二十一世纪,没水没电最为苦恼,而在这东汉时期,没有电,单单是没有水就足矣令人头疼,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在相聚发生此事,那民间将变得极为不安份。 在自己的发展和一系列政策下,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四地人口日益增长居多,平时人力资源庞大,征兵务农资源也是庞大,远远超过大汉和曹操的实力。但是相反,如果出现危机的话,那赵煜的所面临的危机也是其他诸侯的数倍之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