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一代巾帼-《重生于七十年代》
第(3/3)页
不仅如此,周莹后来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的吴家大院,服务日常起居仆役就有200多人,全年花费银两达10万之多。
然而,上述这一切,并不足以撑起周莹“天下首富”的身份,甚至连“SX首富”都算不上,唯一可以定性的就是“女首富”,也就是在那个女性普遍没有经济独立的时代里,最有钱的女人罢了。
王杰编撰的“首富”只是一个故事,“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就更是王杰生塞进去的一个段子。
尽管同样是青年守寡,同样是垂帘听政,同样是为他人管家,可以附会出种种惺惺相惜来,但是这俩人从来没见过面,连送到行在的十万两银子,都是由周莹养子吴念昔出面。
说到周莹的养子,话就短不了,因为他和周莹之间,还真是有些恩怨。
为了给吴聘立嗣,需要从族人中过继一个孩子,也算是传宗接代,不过周莹对于血缘关系最近的南院的孩子不喜欢,就以“择贤立爱”为由,又给中院1万两银子,抱走了中院的侄子吴玉成,后来改名为吴怀先(即吴念昔),以示怀念先人之意。
不过吴怀先长大后和周莹不亲,还琢磨着收回管家大权,就和周莹起了冲突。周莹这个养母先是到巡抚衙门上告,巡抚樊增祥想和稀泥,就把周莹的本家兄弟叫了两个训斥了一顿,说他们挑唆母子不和。不料想周莹不吃这一套,扬言要去兰州找总督府告状,樊增祥很紧张,就自己出面威胁吴怀先,说你母亲要去总督衙门告你忤逆不孝,这可是十恶不赦的罪名,赶紧认错,唬住了吴怀先。最后的结果是吴怀先在周莹的公馆门口隔帘长跪,从早上一直跪到下午,周莹才原谅他,但却把养子的亲信全部革除,家务大权回收。
这两母子究竟是不是这个时候就结下了疙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后世解密的一份史料,其中有一段记录很有意思:周莹知人善用,驾驭有方,采用各种手段,不断使吴氏在SX境外其庞大的商业资本增值,到顶峰时期已到达日进斗金的地步。而这一切,却与远在JS扬州的古旗亭街43号大院主人刘茂椿息息相关,刘茂椿是周莹亲自任命的扬州“裕隆全”盐号大掌柜。
1904年4月,周莹病逝,之后,其养子吴怀之(即吴念昔)为了集中力量经营SX境内的土地,就将SX省境外的商业资本分别高价出售,这样,刘茂椿就成了“裕隆全”盐号的新主人。而周莹本人,也没能进入她花费重金修缮的“吴氏墓地”,而是孤零零地在外安眠,虽然号称购买了修建墓园的墓碑石料,也只是号称而已,毕竟她过世的时间距离成为托词的“辛亥革命”还有3年的时间,当然,这一切也只能由得后世之人分说了。
就算是这样一抔黄土,也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挖开,墓志铭石碑碎成了两块,还被乡人取去做捶布石用,直到原时空2005年方才被一位当地的文史研究者白金刚发现,恢复了它本来的功用,帮助我们了解周莹这样一位奇女子的生平。
不管怎样臆测编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哪怕拿到现在,周莹都堪称一代巾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