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一代巾帼-《重生于七十年代》
第(1/3)页
王杰热情地接待了王福林一行人,这让王福林等人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王杰很佩服此时华夏的影视人员,他们质朴,吃苦耐劳,并且懂得学习,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低调,不计较名利得失,不像几十年后,娱乐成圈后一片“乌烟瘴气”,急功近利,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广受质疑。
王福林说道:“感谢威廉导演给予我们剧组的支持,我们希望威廉先生能够移步看看成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你能够指正,我们好进一步修改。”
王杰微笑着说道:“王老客气啦!按道理您是我的前辈,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帮了一点小忙,成片我就不看了,我相信这部《红楼梦》一定是一部经典剧集。”
这部八七版的《红楼梦》正如王杰所说的堪称经典,不像几十年后那版选秀《红楼梦》,满满的铜臭和虚伪。
王杰送走了王福林等人后继续着《那年花好月正圆》的拍摄。其实这部剧中的原型人物远比王杰剧本中讲述的更具传奇色彩。
周莹,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当地被称为“安吴寡妇”,在公公、丈夫相继去世之后独撑家业,经营起偌大的商业帝国,确实堪称一代“奇女子”。
只可惜关于她的历史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像她的身世经历、后代子女,乃至于吴氏产业的最终结局,有不少关键信息语焉不详,而后人更是因为种种原因附会了一些民间传说甚至臆造的故事,让传奇直接升级为荒诞不经的神话,再去讲什么启示、经验,就实在有些无稽了。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真实的周莹并非如王杰编写的那样是一个卖艺女,而是SX省SY县鲁桥镇孟店村人,其曾祖父周梅村是乾隆、嘉庆年间当地的大商人,据《重修鲁桥镇城乡志》记载,周梅村以“JX窑业”起家,后耗费巨资建豪宅17院,历时24年方才全部建设完成,此后毁于兵火,只剩1院。
周梅村时代,周家生意红火,一方面在苏州买布到SX印染,行销西北,另一方面在JX经营瓷器,还有记载显示其在扬州盐业也有参与,积累家资达36万两。
到周莹这一代时,周氏家族应该已经败落,所以她的身世、父母不详,可信的官方记载只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刘懋官修、宋伯鲁纂的《重修ZY县志》卷十五所记载:少孤,依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归吴。少孤即父母双亡,以兄嫂命归吴说明嫁给吴聘并非父母遗命,而是兄嫂做主,所以学界有猜测她是周家的养女而非亲生女。
她的出生日期,按照《“安吴寡妇”墓志铭》的记录: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九日卒,享年四十。
光绪三十四年是公元1908年,虚岁40,则生年应为1869年,所以很多文章说她活了42岁是不正确的,准确地说是39周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