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终章-《夜宴笙歌》
第(2/3)页
箭雨从城门上落下,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之后,他们的伤亡减少许多,而且城门,才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攻破了。
段忘尘脸上现出一丝惊慌,他厉声问边洛,“金銮的援军还有多久能到?”照这样的速度,他们只能撑上半日左右。
“还有两个时辰。”边洛拧了拧眉头回道。
“你们二人,将她们看好!”将宋轻歌和江晚吟留在城门上,段忘尘拿起剑朝下面奔去,这一仗他不想输。
“是。”
看守她们的人,是御风混在其中王府侍卫。
城门一破,落镜笙便携着十万大军悄然退走,那时候兵荒马乱,谁都顾不上谁,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走向。
金銮携来的二十万大军在路上遭遇埋伏,被落镜笙的大军拦截而下。段忘尘在敌军中厮杀了许久,都没等到金銮,他冲到边洛面前,大声质问他,“金銮呢?援军呢?!”
边洛亦是满脸的惊慌,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下来,按理说金銮的援军也应该到了,可是现在已经好几个时辰过去了,却仍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卑职,卑职也不知...”
他神色慌张,不敢看向他。
段忘尘往后退了两步,突然,他往城门上跑去,只要宋轻歌和江晚吟还在他手里,落镜笙和年唤景就不敢轻举妄动。
城门上,只有双方厮杀的大军,早已没有了她们二人的身影。
“大夫人呢?二夫人呢?”他逮着一个小兵,冷声问他。
那个小兵摇了摇头,整个人心惊胆战,“侯爷,小的,小的不知。”段忘尘冷哼一声,将他用力甩开。
他不知道,方才他一下城门,御风便将人从城门上救走了。
天色还未全暗,他们已经大败。
年唤景站在他面前,他的剑上还滴着血,“侯爷,随本将回长安城吧。”到最后,他还是劝了他一句。
段忘尘笑了笑,眸光落到他脸上,“落镜笙呢?”他想知道,这个战术是不是他出的。
“公子早已带人去拦截金銮的援军了,你的援军不会再到了。”年唤景敛了敛眉,倒是将实情都告诉了他。
他再次笑了笑,笑得十分悲凉,“我就知道,这是他的主意。”只是他没想到,他会败得这么快,还是败在落镜笙手上。
他这一生,都输给了落镜笙。
“侯爷,放下手里的剑吧,不要再负力顽抗了。”年唤景的话刚说完,突然从后面传来边洛的叫声,“你们谁也别动侯爷!”
他举着手里的剑,朝这边冲来,可还未冲到段忘尘面前,已经被守在外面的侍卫乱箭刺死。
段忘尘亲眼看着他,倒在自己面前。他看向他的眸光中,落满了温度。
他摇了摇头,嘴里念道:“不该啊,实在不该。”下一刻,他手里的长剑已经刺入腹中,整个人往地上倒去。
年唤景双眼闪过一阵惊愕,他走到段忘尘面前时,他已断了气息。
落镜笙带着余下的兵将回到营地时,他的营帐前已经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勾起唇角,朝她跑过去,开口叫她,“阿歌。”
宋轻歌转过身子,脸上亦是浮现出笑意来,“萧哥哥,见到你没事我便放心了。”
“好在你也是。”他伸手,将她揽入怀里。在去拦截金銮的路上,他就一直在担心她的安危,生怕段忘尘对她做出什么事来。
“这下便好了。”
她靠在他怀里,话里透着喜悦。
云舞站在营帐外,让御风扶着自己回了营帐。落镜笙这回有了宋轻歌,心里就更不会有她了。
第二日,他们整顿好后,便回了长安城。
轩辕靖见到江晚吟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轩辕帝十分高兴,知道这次能平定下段忘尘和边洛这两个叛贼,全都靠了落镜笙。
年唤景向他举荐落镜笙时,落镜笙低着都站在他面前,不敢承下轩辕帝赐给他的赏赐。
“公子想要什么,不妨直说。朕答应你,不管你说什么朕都会答应你的请求。”坐在龙椅上的轩辕帝十分高兴。
“草民还真有一个愿望,希望皇上能够达成。”他依旧低着头。
轩辕帝乐呵呵的,大手一挥,“说吧。”
“草民想让皇上平反当年萧宋两府所蒙受的冤情。”落镜笙一说完,便抬起头来。
与轩辕帝四目相对时,他看到了他眸中的惊慌。
“你,你说什么?...”轩辕帝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还会有人翻出当年的旧账来。
“草民想让皇上平反当年萧宋两府的所蒙受的冤情。”他便真的再说一遍。
察觉到不对劲,轩辕靖从一旁站出来,与落镜笙并肩站着,“父皇,儿臣也恳求父皇能平反萧宋两府当年的冤情,还公子一个心愿。”
他低着头,话里透满恳求。
轩辕帝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们二人,他们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若是平反了当年的这桩冤情,就等于他在打自己的脸。
“朕别的都能满足你,除了这个!”他的语气,瞬间冷了下去。
落镜笙凝着他,跪到地上,“可除了这个,镜笙再无别的愿望。镜笙乃萧王府的旧人,萧云祺。”
他的脸上,透着一丝视死如归的神情。
“萧云祺...”
一听到这三个字,轩辕帝口中便轻轻年出来声来,他眯了眯眼睛,想让自己尽量看清楚眼前的这张脸。
“像,真的是像...”
仔细看了落镜笙之后,他才发现他的眉眼长得像极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萧王爷。
“家父当年是被人构陷的!”落镜笙咬着牙,话中浸了一丝哽咽。
“唉。”
许久后,轩辕帝叹了一声气,这桩冤案,也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心结,只是一直不愿解开罢了。
“当朕知晓萧宋两府皆是被人冤枉的之后,一直不敢平反。朕在这个位子上坐了这么久,一直是个明君,却因为忌惮两位忠心耿耿的王爷的势力,听信朝中小人的谗言,将他们赐死,这颗心又岂能安。”
他垂下眉眼,话里透着几分羞愧。
“父皇,知错能改,燕国的百姓们定能看到您的诚意。”见他生了动摇之心,轩辕靖便开口再劝了他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