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会-《先天之真我独存》


    第(3/3)页

    当一位身着杏黄色仙袍的老仙人,宣布朝会开始之后,众仙手持玉笏,躬身作揖,口诵吉祥赞语,齐贺大帝出关。

    数十万仙人的清音直冲霄汉,灵虚殿顿时发出辉煌的仙光,照耀仙都三千六百护城,尽皆绚烂神圣。

    然,举殿之上,众仙虽然举止恭敬,口称吉祥赞语,却并无一人行跪拜之礼。

    原来仙界最是崇尚大道自然,返璞归真,仙人亦不喜约束,天庭自从建立以来,极少有用着跪拜之礼处,一切繁文缛节也能免则免。

    在众仙官眼中,天帝就是老大,代表着至高道统,若德高望重,顺乎天意就跟着,若是道性有亏,甚或悖逆大道就一拍两散。

    天道存乎一心,每个仙人理解的道都并不相同,无需依仗任何外在力量。这是仙界亘古以来的共识,从未改变过。

    赤霄天界里面,真仙、觉仙、真魔、奇仙共存。

    因为仙界地位尊崇,远超诸界,一般情况下,说到仙界,等同于是说天界。

    仙界共有一千八百万大小仙人,在籍为官者不过二百多万,余者尽是逍遥散仙,游历天地,但凭己意,开辟洞府,好不畅快,哪里愿意受天庭约束。

    就连这二百万仙官(包括这时候参加朝会的八十万仙官)也是天庭费了无数口舌,许了诸般好处才肯出仕的。

    仙界自建立那一天起,因为太过美好,就连仙民百姓的寿命都很漫长,更遑论是各阶仙人,按着阴阳生克之理,并无多少天生磋磨,因此极难修行,即使想要在先天根器注定之外,提高一个小小的境界都十分艰难,甚至更本就不可能。

    虽然“道理”上讲来,存在着明悟更精深之天道的可能,但在仙界历史上,仅有极少数仙人做到过,那也是要修行多少个纪元之数才能稍有寸进。

    仙人寿元漫长,因此以“纪元”论修真,一个纪元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但是仙人毕竟是有提升的可能,七品仙阶,哪位仙人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高的境界,寿元越是长久,境界中的身心、精魂、神元的感知觉悟越是美好,一言以蔽之,越是大自在。

    散仙们大都觉得:出仕为官,少不得公务繁琐,劳心费神,影响清修。

    因此仙界有一项规矩,一旦入朝为官,就得到天庭气运授记、帝力加持,仙品同阶的情况下,神通法力一般要胜过散仙半筹。另外还有各种修行资源的倾斜,开辟洞府时候的择地优先等等,福泽不可谓不深厚,就算这样,一个不顺心意,拂袖便去的仙官也是比比皆是,多如过江之鲫。令天庭大佬,九大金仙头痛不已。因此天庭礼节务求简要,各种规矩能少就少。

    众仙朝贺毕,各归本位,未央大帝却一动不动,凌霄殿内一时间安静之极,众仙默默,皆感到心动的音律。

    那是大帝之心,缓缓跳动,以无上仙力与众仙心灵沟通,作特殊的道悟。

    众仙心中感慨,一股精纯之极的真意,自心中缓缓升起。

    仿佛天地间万象合一,仿佛周天寂寞无语,一颗天心帝意,带动整座朝堂。

    仙音悠然响彻天宇,众仙心意融融,天心、帝心、万众之心,相契相合,是为空前。

    时间凝固,空间定格,不知过了许久。

    大帝眉目舒展,忽然射出一道神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