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小三国提示:“高宠习得技能‘千斤’,能力上升!” 徐珪大喜,扶起高宠:“高将军多礼了,此马本属于你,何必多谢。” 陈庆之在一旁叹气:“我骑这马时,它从未如此活跃,哎!”随后揶揄了一下:“早知此马如此活跃,我就不送与主公了!” 徐珪忍俊不禁,笑骂:“你若不送与我,我便不准你投军!” 两人哈哈一笑,徐珪在军营巡视了一番,便带着陈庆之返回府衙,与周瑜一起商讨征伐事宜。 谈到破三城之时,周瑜突然大笑:“陈将军此计果然高明,然而瑜以为,若将军听我一言,不须三月,一月便可破城!” 徐珪在听两个智者谈论时已经感觉脑容量有点不够了,此刻一听立马打起精神:“哦?只需一月?公瑾说来听听。” 陈庆之在与周瑜的谈话中感觉到周瑜也深通兵法,因此颇为尊重,同样提出疑问。 周瑜优雅地笑笑:“陈将军只知金璇性格暴躁,却不知他残忍嗜杀;知刘度性格软弱,却不知他乞求偏安;知赵范为人无谋,却不知他贪而好利。” 陈庆之一听恍然大悟:“若真如此,确实一月即可破城!只是……” 周瑜眼中闪出一丝厉色:“战争难免少不了伤亡,计策再毒也是为了主公和大汉!” 徐珪大为不解,两人便将计谋说出,徐珪听了皱眉不已,半晌才说道:“罢罢罢!对这等不忠之人何谈仁义?只要善待百姓即可。” 两人齐齐拱手:“主公仁慈!” 便各自离去,只等待秋收过后,整顿兵马即可讨伐。 征兵持续了两个月,共征募两千余人,其间又从附近村庄、邻近城镇收购了不少马匹,战力进一步增强,并且秋收已过,各地都已收获粮食。 柴桑虽说不算富裕,但土地肥沃、临近湖泊,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加上军民一心,齐心协力,今年收成颇丰,府库充盈,将士斗志高昂,百姓安居乐业。 一场大雪过后,徐珪站在城楼上俯瞰城外,只见千里冰封,一片冰天雪地,远处的山脉上白雪茫茫,却不能遮住青山那蓬勃的春意;大地上万物看似凋零,却掩盖不了那即将到来的春的气息。 徐珪不由地感叹:“好一场雪!好一个乱世!这场雪,盖住的是那衰败的过去,象征的是我即将施展的宏图!就让我徐如圭奉汉平乱吧!” (喊出本名不是口误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