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闻郡守大人如此说,灾民纷纷重燃希望。 “郡守大人请讲,我们同意!” 沈谦闻言,简直哭笑不得,自己还没说怎么借粮,这些灾民居然就说同意了,世子殿下果然是神机妙算。 沈谦正了正色,一本正经道,“我陈郡虽小,但考虑到你们拖家带口而来,本郡守再难,也一定给你们寻个安身之所。既然有了安身之所,便要开垦良田,这样才是长久之计,要不然,即便朝廷有再多的粮,也不是长久之计。” “但你们没粮,活不下去,没种子,种不出粮食,所以本郡守决定,以朝廷的名义向城内世族借粮借种,再以朝廷的名义借给你们,你们便在我这陈郡开垦良田,安家落户,待你们种出粮来,再还给朝廷,朝廷再还给世族。” “不过既然是借粮借种,我们便要事先说好条件,你们也要相信,本郡守也做不来那坑蒙拐骗的事,更不会对你们巧取豪夺!” 灾民们听到这里,已经有些急不可耐。 而在方才郡守与灾民说话的同时,城内民夫已经迅速搭建起一排建议的粥棚,搭起灶台,放上铁锅,不一会儿,米粥的香味便在城门外整个广场上氤氲。 灾民们本就饥饿难耐,此时闻到米粥的香味,更是着急郡守赶紧把话说完,自己好赶紧去签借条协议,然后去喝粥。 有些灾民甚至急切道,“郡守大人宅心仁厚,能给口吃的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什么借条协议我们直接签了就是。” 沈郡守摆摆手,笑着摇了摇头,“还是说清楚比较好!” “今年借粮,明年秋天还粮,借多少还多少;今年借种,三年后秋天还种,借十还十二;不过事先申明,要想在我陈郡安家落户,得在我陈郡入籍,给我陈郡缴税,放心,我陈郡税赋不高,十五税一,念在你们因受灾而来,头三年的税可以先记上,三年以后一并纳于朝廷。” 灾民们喜极而泣,感念沈青天大老爷大恩大德,磕头之后纷纷涌向右边的棚子登记造册,签订借条和协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