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与自由时代的理解-《神使与动乱时代》
第(2/3)页
“是这样的,如我之前跟你所说,我希望在毕业以前出版一本长篇小说。之前的选题都不够深刻,后来我就选择了这个主题,编辑师兄也大为赞赏。在动笔之前,我想听一下你的理解。”
自由时代,这个是相当于独裁时代和君主制时代而言的。五年前自由革命,凌霄总统上任宣言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内心无惧黑夜和寒冷,只因我们心存对自由的渴望。”因此,媒体开始称之为“自由时代的新总统”。一些政治人物和作家开始撰文歌颂自由时代的新风气,短时间铺天盖地占领着各大媒体的版面。由此,人们就习惯了把自由革命后称之为自由时代。
民主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之所以称之为自由时代,也是对标司马誉对的独裁政权。司马誉上台后,声称民主时代已经到来。人们把司马誉时代称之为民主时代,把自由革命后的时代称之为自由时代。咋看之下,这样的对比多少有点讽刺。但司马誉时代是假民主,新时代却真的完全实现了自由,甚至这种自由有点无边界。
司马誉的民主时代,尤其注重对人心和人性的压制,对于全社会实行高压的监控政策,建立唯一而不可反驳的社会道德体系,划定规范无偏差的社会行为基准,使用强制性的力量把人规划到一个正方形中生存,以保证丝毫不逾矩。
四十年间,司马誉亲自处置过多起著名的言论案件,震惊全国。虽比不上君主时代的文字狱,却也让世人不敢多嘴半句。
自由时代后,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是质的转变,人们的生活自由范围就像从一个正方形中,拓展到一个无边际的圆,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不仅言论没有任何限制,行为只要不触犯现有的法律准则也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国内盛行的碰瓷,因为没有现有的法律去约束此类行为,竟让大多数碰瓷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如今碰瓷哗然成风,成为某部分渴求暴富的人效仿的手段。
互联网,在司马誉的时代,被视为洪水猛兽。被长期压抑的互联网,在自由时代迅猛发展,信息早已实现全国无缝覆盖。任何信息,无论真实优劣与否,都能像脱缰的野马,在几秒钟之内传递到全国各地。
我能与敏相识,也得益于互联网社交的高度发展。
在研究钟离复的那段时间,我详细查阅了赵自忠司令和凌霄总统的资料,也曾对自由时代做过详细的思考。
“暂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听一下你的见解。”我回答道。
敏拿起杯子喝了口白开水,看了一眼窗外楼下的车流,理顺了思路才开口。
“我崇尚自由,热爱自由,但我恐惧无边界的自由。我前两天看新闻,看到一群小学生伪装成残疾人,在市中心人流密集处乞讨。警察调查发现,他们竟是同班同学,课余时间一直依靠这个挣零钱,父母并不知情。警察问他们怎么想到这个法子,他们说是从网上看视频学的。当下文化自由,言论自由,网络平台和视频制作方在享受着自由的权利,博得自由的流量,挣着自由之名的效益。法律给予了自由的权利,从此没有人为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这个国家的前途着想。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我的小说,想塑造一个英雄,描绘他改变这个现象,改变这个国家的故事。”
敏又喝了一口白开水,停下来。
“你分析得很到位,很多事情是我没想过的。”敏作为一个大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还是相当强的,令我不禁心生敬意。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大部分同意。”
“哪里不同意?”
“改变自由这种现象,你打算怎么改变?”
“例如,限制娱乐过度发展,树立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打击腐败,通过法律去收缩人民自由的范围。”
“树立国家统一的价值观,通过法律去收缩人民的自由范围。这两点我认为越界了。”我想了一下说道。
“为何?”
“终结独裁时代以来,社会对于自由的实践的经验还是有意义的。自由应该还是主调。哈哈,怎么我们现在像在讨论政治呢?”
“你觉得男主角应该怎么塑造?”我回避话题后,敏也没有强加追问下去。
“我个人觉得适宜第三人称角度塑造,是那种属于早期人生比较郁闷,长大以后曾经有过短暂的狂欢人生那样的男性。”思考了一分钟,我把第一直觉说出来。
“哇,海,你知道吗?你跟我的想法完全一致。”敏带着惊讶而喜悦的眼光望着我,“不一样的是,你居然那么短时间就说出来了,我可是思考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