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丁立国为了安抚这些学生,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舌灿莲花神功。 一番忽悠下来,这些学生不但没有再记恨丁立国的欺骗,反倒是觉得自己能来这里,还得多亏了丁立国的慷概。 首先一点就是待遇上。 自己毕业后,进入国企,按照正常的工龄开始算起,刚开始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多块钱,岗位有补贴的,也不会超过50块钱。 但是丁立国直接就给自己这些人,开出了100块的工资。 单就这一块,已经让这些学生们,开始暗自庆幸了。 再有就是这里的食宿条件,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但比国企更好,而且这里的晋升机制,也都是公开化的。 不会发生像丁立国所说的晋升途径,全凭人脉关系这一说。 只要你有能力,在这里 就会有你的发挥特长的天地。 铃木将这些大学生作为骨干,都安排到各个关键的岗位上之后,就开始把那些刘书记和赵风楼书记推送过来的工人,安排到了大学生的手下开始干活了。 简单的打扫现场的卫生了,跑个腿拿个东西了…… 人员之间的磨合,就此开始。 铃木作为技术总监,担负起了整个流水线的监督员。 时不时的对着那些大学生骨干,进行指点和点评。 就这样,摩托车制造厂的车轮,在铃木的推动下,缓缓的向前开动着…… 经过各种调试和修改,一周后,第一辆样车,终于是走下了流水线。 看着组装好的这辆没有打印标识的摩托车,整体线条流畅,车型也比王国庆的那辆嘉陵要大气的多。 由于车型在定型的时候,丁立国特意交代了,不可以按照老式的摩托车样式造。 当时一下子就将铃木给难住了。 因为自己在东京的时候,造的摩托车,都是按部就班的依照市面上流行的车型来制作的。 但是丁立国却直接将所谓的流行给否决了。 并且拿出了图纸,开始在上面勾勾画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