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分组-《任教第十年》


    第(1/3)页

    第205章  分组

    4班看起来活跃,所有老师的评价都是一样,聪明但是不学习。

    初夏分析,没有学习气氛,竞争意识差,看起来很团结,其实像一盘散沙。很多人为了装b,在大家面前玩闹,背地里却为了得到一个更突出的成绩,晚上不间断的熬夜。可是问题在于,有这样的人引领,班里的学习气氛不好,缺心眼儿的被带着跑,稍有点脑子的也跟着晚上熬夜,结果第二天上课犯困。周而复始,其实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于是,她想该怎样改变现状呢?带班第一点,先把刺头搞定,现在王明新虽说表现仍然不好,但至少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的还得一点点想办法,怎么可能十几年形成的习惯一朝之间就能变好?再说老师和家长期盼的变好,对他来说到底算不算好都还另说。

    第二点,就要带起班级气氛,最重要是集体荣誉感,以及正向的舆论。如果一个班,都是调皮捣蛋的发言,其他人沉默,想必离乱班也就差不了多少了。舆论这件事情,必须有人敲打,让不该发声的沉默下去,让应该发声的站出来。

    于是初夏开始进行小组竞争,当然这是王浩强一直坚持的。出自魏书生,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初夏改变了一些做法,她让学生选学生进行分组,期中考完试,她算了笔帐。全班54人,6*9,分六组,每组9人。成绩在手,将前六名定为组长,后面按成绩划分出8档,然后s型分区选人。

    “我规则讲清楚了吗?大家都明白了吗?“初夏站在讲台前。

    台下大眼瞪小眼,班主这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分组,组长选人?有人想我是猪肉吗?待价而沽?有脑子快的,开始小声拉关系:“组长,选我,帮你干活,绝对支持领导。“前6名的学生则大多晕乎乎的,习惯了平时从不出声,只是自己吭哧吭哧学习的日子,现在竟然要站在台前,确实有些不适应。

    6名组长上台,开始选人,第一档由一至六的顺序来选,还比较顺利。第二档则从六至一的顺序选择,有点激烈了。第三档再调回来,台下开始紧张了……第九档开始选,有组长不乐意了。

    “老师,那我们中间的不是吃亏?每次都只能挑别人剩下的?“

    “你最起码不用挑最后一个,叫什么?“一组和六组组长发声。

    “那我们也挑不到更好的啊。“中间的组长抱怨。

    初夏转转眼珠,“这次先这样,每次大考重新定组,我们集体讨论选组员的方式,你们也回去想一想怎样做更好。“她心里乐开了儿,就是要大家争来争去,这样才会有竞争意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