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洛杉矶的小报已经加满了98号汽油。 他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这场发生在快船试训中的单方面屠杀,甚至把冲突的起因都挖了出来——某些疑似种族歧视的言论。 这是一个极大的忌讳。 虽然在美国,种族歧视是事实,并且蔓延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 但是,这是一种只能默契去做,而不能宣之于口的“罪行”。 所以方星河得到了天然的同情——又或者不是同情,而是一种默契,总之,报道并未有太多指责,媒体们一致赋予了他动用武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性。 “这就是美国。” 王查理的声音中满是自嘲:“他们心知肚明,所以绝不会讨论你的罪,只会渲染你的强。” 事态的发展,比方星河预想中的最顺利还要更顺利。 媒体稍微一挖,挖到歧视可能之后立马终止,根本不需要谁去公关。 因为,歧视方是一群NBA新兵,而不是球星,深挖球星或者名人的歧视行为才有利可图,报道新兵蛋子的歧视行为完全没有意义,who care? 不如将笔墨集中,从更有价值的点出发。 这就是高度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媒体太知道重点在哪了。 所以,在所有的报道中,方星河都是受欺压方——五打一,别管谁进了医院,怎么就不是欺压呢? 他们甚至将部分对话都还原了出来。 如果是在湖人发生这种事,很难想象媒体可以如此快速的得知细节。 王查理精神振奋:“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不是么?” “是的。”方星河轻轻一笑,“那么,有谁打算采访我吗?” “那可太多了。” 王查理翻开备忘录,视线从上到下扫,挪过了整页纸的距离——他通过金特里放出了自己的信息,现在已经有超过30位记者发来采访邀约。 “但是我建议可以再等等,今年的抽签大会在5月20号,我们还有大把时间。” 方星河会心一笑:“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上了。” “是的,在你手上。” …… 方星河热度狂飙。 其中有几大要点。 一,世纪初,美国正在掀起一波中国功夫热潮。 《卧虎藏龙》大卖、《黑客帝国三部曲》、房龙李莲杰好莱坞大火、《功夫熊猫》立项…… 如此种种,都是功夫热潮的体现。 方星河根正苗红,既是中国人,又展现出来了中国功夫的惊人实战能力。 潮尖之上,他即天选。 二,美国人民原本就爱看这种戏码。 夹着种族歧视的欺压,个人英雄主义的奋力反击,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传播要素拉满。 三,季后赛不精彩且没什么悬念。 今年是湖人OK组合的巅峰,放眼望去,对手皆如土鸡,赛场上早已没什么好写。 现在,选秀前瞻都比季后赛有流量,除了湖人铁粉,中立球迷关心OK之间的矛盾远胜于毫无悬念的胜利。 季后赛的收视率仍然不差,但是真心没啥讨论度。 四,方星河足够神秘,且好看。 后者是吸睛点,前者是可供发挥之处。 美国人不瞎,他们当然知道方星河是顶级帅哥,早些年好莱坞对尊龙的追捧足以证明一切。 颜值高+新鲜感=热度,热度就是钱。 基于上述4点原因,媒体急于从他身上挖掘出更多爆点,顺理成章。 电视台想要那份录像,更加顺理成章。 事实上,录像已经在方星河手中。 王查理第一时间用法律武器威胁摄影师不得删除录像,然后方星河从金特里那里要来了一份拷贝。 “我将起诉你们部分工作人员和试训球员对我进行种族歧视,我听到了他们的聊天,这是一种集体性质的霸凌,快船队有人参与其中,这场反击所引发的一切后果都应该由贵方承担。” 金特里当场服软。 这是一场巨大的丑闻,试训球员倒在其次,确实有工作人员因为方星河的身份而犯错。 所以方星河拿到了录像拷贝,回报则是不将快船队牵扯进去。 很多媒体想要这份录像,经过细致的考量与谈判,方星河将录像授权给了ESPN。 此时的ESPN已经是NBA的重要转播合作伙伴,而在未来,ESPN将在NBA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影响力,甚至挤掉老对手TNT的转播权。 方星河的选择不是站队更不是投机,他只是一个NBA的过客,想选择一个更聪明的伙伴合作,仅此而已。 第(2/3)页